彩61- (2023已更新(网易/百科)v8.8.8
彩612023-08-30

彩61

走出疫情阴霾,提振各界信心,通关让香港旅游业看到曙光******

  【环球时报赴香港特派记者组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叶蓝】时隔3年,香港与内地终于迎来首阶段免检疫通关,曾经冷清的关口人潮再现,亲人相拥,喜极而泣,口岸运行顺畅,秩序井然。对于其他行业而言,失去的是3年时间,但对于旅游、零售等高度依赖内地旅客的行业而言,从2019年“修例风波”开始,就已承受巨大压力。

  “最重要的还是内地旅客”

 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(批发及零售界)邵家辉9日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2018年全港零售业2/3依靠本地市民消费,1/3是境外旅客消费。在这1/3中,内地旅客的消费占到八成。而过去3年中,内地旅客的数量几乎为零,零售业面临很多困难,很多公司不得不裁员或关闭分店。邵家辉提到,因内地旅客无法来港而受到最大影响的是珠宝、化妆品及小电器公司。它们曾经受益最多,如今处境也最为艰难。

  位于尖沙咀的加连威老道曾聚集多家药房,这里的龙城大药房一度是内地旅客“必去购物点”,不仅卖药品,也销售保健品和化妆品。附近商户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疫情暴发以来,加连威老道的药房接连关闭,往日的热闹不再。《环球时报》记者9日也看到,这一带尚在营业的药房生意一般,一些药房无人光顾,偶有顾客也只是买一些常用药品。顾女士是港中旅在红磡一家门店的员工,她9日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受疫情影响,她所在的门店3年来的内地旅游业务几乎降为零,机票、景点门票等票务业务大幅减少。她说,疫情前,其工作的旅行社在香港有20多家门店,现在关了一半多,“原来真的很忙,以前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和你聊,后面会排着长长的队伍来咨询”。在和顾女士聊天的20多分钟里,记者没有看到一个顾客前来咨询。

  如今内地和香港终于通关,无疑给香港旅游和零售业打下一剂强心针。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的数据,截至9日下午4时,初步统计落马洲、港珠澳大桥、深圳湾、文锦渡、中港码头和港澳码头,共有28238人次过关,其中入境香港有9198人次,出境香港有19040人次。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表示,截至9日下午6时,已有超过47万人通过网上系统预约前往内地。

  立法会议员洪雯9日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表示,通关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,证明复常已经正式起步。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对《环球时报》说,“其他地方的旅客很重要,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地旅客”,这次通关令整个业界都很开心,终于可以“走出隧道”。

  香港思考如何重新吸引内地客

  尽管已看到曙光,但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的人士均强调,内地旅客重返香港需要时间。立法会议员(旅游界)姚柏良对《环球时报》表示,内地旅客赴港旅游不太会出现“V”字反弹,春节期间酒店预订等数据并未明显提升,可能要在春节后才会逐步恢复。旅游业议会总干事杨淑芬透露,已与内地旅行社方面沟通过,1月不会有内地团到港,2月初开始恢复办团,初期每天只会有10团,每团约30—40人,以来自广东的旅客为主;自由行方面,相信要到2月中旬后才开始复苏,2月底至3月会有较多人访港。

  对于香港旅游业而言,重新吸引内地旅客要做的事情依然很多。姚柏良表示,过去内地旅客到香港就是购物,到传统的几个景点打卡,但香港旅游远不止于此,有很多有本地特色或历史故事的旅游资源,未来要转向追求质量。他坦言,“自由行开放后的十几年,旅游业被宠坏了,不需要做什么创新”,但现在必须改变,要依靠会议展览、文化体育盛事吸引游客,同时做好深度游路线。

  香港《星岛日报》9日发表社论称,无论如何,8日对香港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,标志着香港可以整装待发,连接内地,也标志着香港可以走出疫情阴霾,实现真正的复常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,今年首周港股上涨超过1200点,恒生指数冲上2.1万点大关,通关将重新唤起香港旅游、零售、酒店等行业的生机,提振全球投资者对香港“背靠祖国、联通世界”优势的信心。

  澳门旅游区重现热闹气氛

  8日也是澳门放宽防疫措施的第一天,从内地、香港及台湾入境旅客无须再出示任何检测证明,不少饭店及手信店都出现排队人龙。赌场也重现人气,有员工形容这是3年来最热闹的一个下午,虽然忙碌但感到兴奋。

  澳门媒体援引澳门酒店旅业商会会长张健中的话表示,业界对春节档期有信心,预计入住率有八九成。他说,春节黄金周以家庭游、度假游、节庆购物游较受欢迎,随着旅客出游信心逐步恢复,目前收到大量有关澳门交通、住宿及旅游产品等查询。澳门休闲旅游服务创新协会会长黄辉认为,随着港澳防疫政策放宽,希望春节假期访澳旅客日均超过3万人次。

  (环球时报)

苏纳克执政满百日,大罢工潮不断搅动英国******

  中新网2月4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,当地时间2日,英国首相苏纳克迎来上任100日。自他上台以来,英国通胀高企、能源、食物等生活成本问题逐渐加重,导致罢工潮不断。

  据路透社报道,当地时间1日,包括英国教师、护士、公务员等多达50万人,因薪资待遇问题举行大罢工。据悉,这是英国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联合罢工行动。

  但苏纳克政府对工会罢工采取强硬态度,认为屈服于大幅加薪的要求,将会进一步加剧英国的通货膨胀问题。

    资料图:英国首相苏纳克资料图:英国首相苏纳克

  英国《独立报》报道称,2日,苏纳克迎来自己的执政百日,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护士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色,理应跳出公共服务薪酬限制”,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(NHS)资金紧张,将在新一轮罢工浪潮前继续采取强硬立场,“无法为护士大幅加薪”。

  此外,据英国广播公司(BBC)报道,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成员表示,将于2月6日至7日再次进行罢工。该组织发表声明称,“由于政府未能采取行动,我们被迫升级罢工行动。”据悉,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提出了19%的加薪请求,但遭到了苏纳克和工党领袖斯塔默的反对。

  苏纳克政府对加薪要求采取的强硬态度,导致英国在过去3个月内“罢工潮”不断,其支持率也受到影响。据《伦敦时报》最新民调显示,有72%的受访选民预估,苏纳克下次大选连任希望渺茫。

  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1月31日预估,英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0.6%,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经济衰退的国家。

中国网客户端

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

彩61地图